-
“2021全球十大工程成就”發布 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上榜
工程造福人類,科技開創未來。過去幾年,哪些重大工程科學和技術深刻影響我們的生活?12月14日,由中國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評選的2021
2021-12-15 08:50:15 -
國內首輛磁浮空軌列車下線 科技賦能空軌交通迎來破局者
12月14日,國內首輛磁浮空軌列車興國號在湖北武漢下線,將用于江西興國永磁磁浮技術工程示范線??萍假x能,空軌交通迎來破局者??哲?,即懸
2021-12-15 08:35:09 -
我國大部陸續迎回暖 新疆北部降雪增多
隨著上一股冷空氣影響收尾,今天(12月14日),冷空氣進入調休狀態,各地氣溫也立馬抓住機會進入升溫通道,自北向南陸續回暖,大部氣溫將回升
2021-12-14 10:31:43 -
月球樣品含有極高鈦鐵礦含量 嫦娥五號月球著陸區或曾有多次火山噴發
嫦娥五號采集的首批月球樣品,能為我們揭示月球的哪些奧秘?這一問題近期有了部分答案。12月13日,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發布,該臺徐偉彪
2021-12-14 09:33:31 -
美國芙拉圖斯女士捐贈兩尊明代陶俑 入藏上海博物館
兩件陶俑流失在外期間,它們目睹了兩次世界大戰、無數疫情、洪災和饑荒。如果它們能說話,它們會告訴這個世界許多事情:與人友善,彼此尊重
2021-12-14 08:44:54 -
雙子座流星雨綻放夜空 通常肉眼即可觀測
今年最后一場大流星雨,雙子座流星雨從12日開始到14日迎來最佳觀測期。12日開始已經有福建的攝影愛好者從泉州市德化縣九仙山、南安市九都鎮
2021-12-14 08:25:23 -
野豬在多地泛濫成災 國家“三有”野生動物名錄擬消除野豬
豬可以搶糧,人卻不能傷豬。近些年來,隨著生態環境的改善,野豬與人之間的矛盾,開始成為普遍的問題。有三有保護動物這層保護,個人獵殺野
2021-12-13 16:19:28 -
首鋼滑雪大跳臺正式開始造雪 冬奧“雪飛天”銀裝素裹
目前,4臺造雪機組、大跳臺夜間照明已全部開啟,造雪泵房電力設備溫度、電流、電壓參數一切正常!國網北京石景山供電公司首鋼滑雪大跳臺電力
2021-12-13 16:03:32 -
2022年元旦放假安排發布 高速公路將不免費
12月10日,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關于2022年元旦放假安排的通知》,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通知精神,現將2022年元旦放假安排通知如下:1月1
2021-12-13 14:52:44 -
超大質量黑洞“掐架”常有發生 銀河系“車禍”將不會殃及地球
茫茫宇宙,無數星系與黑洞穿梭,它們是自得其樂、相安無事,還是暗自較量、劍拔弩張?近日,有科學家發現,在距離地球約8900萬光年的寶瓶座N
2021-12-13 14:34:34 -
北京本周中后期或再遭冷空氣侵襲 大風降溫齊上線
本周,北京晴冷開場,氣溫低迷。預計今天(12月13日),北京大部地區的最高氣溫僅4℃,夜間最低氣溫或將只有-6℃,天氣寒冷,防寒保暖很重要
2021-12-13 10:15:21 -
冷空氣影響按下“暫停鍵” 華北等地霧和霾“卷土重來”
今天(12月13日)白天開始,本次冷空氣影響趨于結束,一大波升溫又將自北向南迅速展開,因此未來一周,氣溫偏高仍是我國天氣舞臺的常態。未來
2021-12-13 08:40:32 -
朱兆云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把民族藥帶給世界
在從事民族藥探索研究的第38個年頭,朱兆云迎來了人生又一個高光時刻。作為知名藥學專家和云南白藥集團中藥研發總監的她,當選中國工程院院
2021-12-13 08:34:47 -
中東部地區“冷氣”效果將拉滿 氣溫會陸續達到近期谷底
糾偏——關于本周末橫掃我國大部的冷空氣,在前兩天的推文中你會看到這個詞。簡單來說,這股冷空氣影響范圍廣,但相比下半年前四輪寒潮,實
2021-12-12 11:18:51 -
中國研發經費超2.4萬億元 中國科技創新進入新發展階段
一系列成果顯示,中國的科技創新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從天眼探空、神舟飛天、墨子傳信,再到高鐵奔馳、北斗組網、大飛機首飛……十八大以來,
2021-12-11 14:20:17 -
北京地鐵8號線剩余段年底初期運營 裝修體現沿線地域特色
北京地鐵8號線剩余段年底將實現初期運營,屆時地下中軸線將實現全線貫通運營。8號線剩余段長約4 3公里,北起中國美術館站,南至珠市口站,
2021-12-10 16:20:16 -
人工智能納入課程 武漢240所學校成人工智能教學試點
12月7日,教育部向世界介紹中國利用人工智能助推教育高質量發展的舉措,其中包括湖北省武漢市試點將人工智能相關課程納入中小學階段課程體
2021-12-10 15:06:47 -
把高放廢物深埋地下 甘肅北山何以成首選預選區?
近日,中國國家原子能機構主任張克儉和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干事格羅西以視頻會議形式,共同見證國際原子能機構與中核集團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
2021-12-10 10:52:07 -
品質產量雙突破 科技讓新疆棉花增產增收
迎陽萬頃又新豐,朵朵嬌如白玉融,在新疆莎車縣巴格阿瓦提鄉廣袤的棉田里,經無人機噴灑藥劑后,棉桿上的葉子已經掉落。大型采棉機在田間轟
2021-12-10 08:40:53 -
新晉高速明年底將全線通車 新鄉段全長69.75公里總投資74.75億元
連接山西晉城與河南新鄉的新晉高速,預計明年年底全線通車。作為其重點項目的韓口隧道——目前世界上在建最長的螺旋隧道,也將在本月底實現
2021-12-09 16:35:20 -
北京首條智慧高速即將服務冬奧會 延崇高速北京段實現L4級自動駕駛
北京首條智慧高速——延崇高速(北京段)即將服務冬奧會。自2018年2月被選為新一代國家交通控制網和智慧公路試點項目后,延崇高速(北京段)已
2021-12-09 10:00:43 -
國內首條氫燃料電池質子交換膜生產線投產 打破進口依賴價格減半
簡單來講,這個質子交換膜類似手機和電腦上的CPU,是氫燃料電池的核心部件。12月8日,武漢綠動氫能能源的技術專家介紹,此前國內所需99%以
2021-12-09 08:46:41 -
基因編輯流程得以高效優化 助力作物病害防控
近日,華中農業大學作物遺傳改良國家重點實驗室暨湖北洪山實驗室謝卡斌教授課題組在《分子植物》發表研究論文,報道了一種大規模、高通量編
2021-12-09 08:37:36 -
2021年全國糧食總產量13657億斤 精細化氣象服務護航豐產豐收
12月6日,記者從國家統計局獲悉,2021年全國糧食總產量13657億斤,比上年增加267億斤,增長2 0%,連續7年保持在1 3萬億斤以上。其中,秋糧
2021-12-08 10:43:44 -
我國發現31個野生蘭科植物新種 全面加強保護迫在眉睫
記者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正在進行的全國野生蘭科植物資源專項調查項目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果,查清了云南、廣西、西藏等16個蘭科重點分布
2021-12-08 10:39:32